English

李书敏:走到哪个坡,唱好哪个歌

1999-09-22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一趟重庆之行收获了一串儿“没想到”:没想到山城的夜景如此斑斓多姿;没想到渝都的历史、政治掌故如此不胜枚举;没想到嘉陵江与长江的交汇口如此逶迤婀娜;也没想到坐落在袁家岗的重庆出版社蕴藏着如此多的好书;更没想到我所接触的李书敏社长及他的同仁等一干重庆人是如此的率真热忱。

李书敏社长有点儿胖,他的富态很容易让人联想起永远是乐融融、一派与人为善模样的弥勒佛。虽然原籍是河南巩义,但他早已视重庆为他的第二故乡,少小离家的他用其后几十年的岁月建设着这座美丽的山城。60年代中期,带着5年军旅生活练就的敏感干练,李书敏走进了新闻这座大舞台。在重庆日报、重庆电台和电视台当记者、主任时,他勤奋写作收获颇多。就职中央台期间,他以最快的速度建好了中央台驻重庆记者站,而且制作了多条好新闻。任重庆市广播电视局局长时,一座占地32,000平方米的重庆彩电中心大厦拔地而起;创立了重庆经济电台和重庆电视二台,引进竞争机制,率先实行“一台两制、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盈利上交”的体制,在半年的时间里,两台已拥有90%左右的听视率;并且及时创建了重庆广播电视技术中心,挽住了重庆电台和电视台当时技术人员严重流失的局面;还有,就是通过银屏使全国观众领略了《傻儿师长》、《凌汤元》、《九根毛》等一系列风趣幽默的“川”味特色节目。

走到哪个坡,唱好哪个歌。转到出版这一行,李书敏思忖,怎样才能办好这个囊括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旅游、译著、少儿、美术、文艺等多门类学科的大型综合出版社,使得重庆——这个既是大都市又是大乡村地区的人们能够对知识各取所需?在经验丰富的蒲华清、中年的曹光灿、年青的陈兴芜、马占国4位社领导等同仁的支持下,李书敏渐渐完善着他“开拓”、“通明”的出版思路:请专家座谈,确立精品选题,《中国科学技术全书》、《中国美术分类全集·石窟艺术》、《新世纪百科金典》、《人类文明画卷丛书》等这样的好书赔钱也要出,已投入150多万元的科学学术出版基金资助了90多部具有全国和世界领先水平的学术专著;少儿喜欢的童话书,要注重图书体例的丰富多彩;农民需要的科普书,要体现它的简单与农民的经济承受力;美术书,单是一本《大足石刻》就足以撩起国内外游人到山城走一趟的兴趣;旅游题材,从大禹治水到国共两党要人与重庆的历史典故,“名人与重庆”系列跃然纸上;顺应“三峡热”,《长江三峡库区昆虫》、《长江三峡文物存真》、《水下奇观——白鹤梁题刻》等将三峡的文物、动植物、气候一并收入;以对西藏题材的关注配合国家的民族政策更是不在话下。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干好一行,从小接受“为人民服务”教育的李书敏就是用他的数十年的岁月演绎着他对这几个字的淳朴理解。

事业上特别成功的人,多数是无暇顾及天伦之乐与生活情趣的,李书敏也在其列吗?不,他,实在是个有趣的人,喜好书法、篆刻、石头收藏、摄影……来北京时,潘家园旧货市场是必逛之地,保证是日出而去、日落而归。据说唱歌也很在行,而且绝对是那种不顾音调、篡改歌词的发挥,最拿手的是《篱笆墙的影子》。李书敏没有架子,用重庆话讲很好耍(意即玩),对待人确实像春天般的温暖。他说他的人生就像是看风景,每一次看都有每一次的收获,用心去看、用心去体验,那么,心里有春天,眼中才有春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